兩會聲音丨與口腔醫療發展息息相關的提案

剛結束的兩會上,關于醫療行業提案也不乏熱議,如“發展數字健康產業助力健康中國”、“扶持民營醫院發展,共建、完善公共衛生體系”、“允許醫生多點執業以彌補基層醫院技術薄弱的問題”、“將口腔衛生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”、“關注口腔健康,促進口腔醫療資源城鄉均衡發展”等一時成為行業的熱議提案。#口腔管理軟件##牙醫軟件##牙醫管理系統#

以下是領健君整理的與口腔行業息息相關的部分提案:

1

“數字化”成為年度熱詞,據了解,2030年中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16萬億元,我國已相繼出臺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》和國務院辦公廳《關于促進互聯網+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》等文件。

近年來,數字化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促進行業快速發展。口腔行業數字化也被大家認為是未來發展必要的趨勢。

全國政協委員、臺盟中央常委、泉州市政協一級巡視員-駱沙鳴提出:“要進一步明確我國數字健康治理目標,建立包括患者賦能、預測分析、衛生人力、交互操作性等四個維度的數字健康指標并進行管理。

同時,要借力我國5G的普及推廣應用,加強健康數據基礎建設,推動其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。應該鼓勵養老服務機構運用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搭建公共信息平臺,提升護理看護、健康管理、康復照料等養老服務質量和水平。

此外,要普及遠程醫療、遠程保健、電子病歷應用、可穿戴醫療設備、互聯網健康數據分析、數字藥品研發。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基層醫療健康服務,實現醫療服務的普惠性、均等性、可及性、負擔性,讓疾病的預防康復和健康管理更加及時、有效、親民?!?/p>

2

社會辦醫的待遇問題一直都是行業熱議的話題。雖然2020年6月1日被稱為醫療衛生領域“母法”的《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》正式實施,“立法鼓勵社會辦醫”的設想已經基本實現,但是長久發展以來民營醫院仍然存在著好政策難以落地的現象,其中包括診所備案制、醫生多點執業等,因此關于幫助民營醫院發展、醫生發展的話題再次在兩會中被提及。

全國政協委員、祈福集團副董事長-孟麗紅提出:“除特需自費醫療項目外,民營醫院應與公立醫院應施行統一的醫改政策;營造法治、公平的營商環境,促進民營醫院發展;促進民營醫院人才培養?!?/p>

全國人大代表、貴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長-何琳建議:“允許醫生多點執業,以此彌補基層醫院技術薄弱的問題,改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出臺監管政策、醫院可加強對在院醫師的管理,明確職、責、權,合理引導醫師多點執業?!?/p>

3
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口腔健康問題,口腔行業的發展前景可觀。但也有普遍存在的問題:人民群眾對“看牙貴”的呼聲很高、很普遍;口腔材料質量及收費不一;醫生的水平參差不齊;相關部門缺乏科學合理的、標準統一的、具體的監管控制體系等。#牙科管理系統##口腔管理軟件##牙醫軟件#

口腔健康作為民生問題也被廣泛關注。

全國人大代表、民盟盟員、河北省保定市第二醫院口腔科主任-馬永平建議:“各級衛健委成立口腔處,促進口腔醫療資源城鄉均衡配置,發揮口腔質控中心作用,加大口腔健康領域資金投入。?重視口腔預防保健,制定面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口腔衛生保健措施,發展適宜的篩查、診斷和治療技術。

此外,還應將口腔衛生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,加大對口腔健康工作的投入,逐步建立政府社會和個人多元化資金籌備的機制?!?/p>

全國人大代表、肥東縣總工會兼職副主席-李小莉提出:“國家應盡快出臺口腔種植牙相關的具體規范、程序和政策。統一制定種植牙材料及服務收費標準、種植牙質量及種植牙醫生水平的監管體系,加大對種植牙材料和技術的研發,降低種植牙的費用,并且將種植牙費用盡可能地納入醫保報銷范圍,以滿足群眾對口腔健康的需求?!?/span>

全國政協委員、致公黨中央委員、中國科學院院士、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-王松靈提出:“應系統開展口腔疾病與全身重大慢病發生發展研究,服務全身健康。加大研發力度,研發新生物材料用于口腔修復及治療,用前沿診療新技術防控口腔疾病。此外,還應將口腔衛生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,重視口腔預防保健,制定面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口腔衛生保健措施,發展適宜的篩查、診斷和治療技術?!?span style="color: #ffffff;">#口腔診所管理##牙科門診管理系統#

這些兩會上與口腔醫療行業息息相關的提案,你怎么看?

    上一篇:SDFS 2021南方牙科展 South Dental Forum & Show 2021 (SDFS 2021重慶)

    下一篇:求助丨這些病例需要你的建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