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期間,這座城市6000多家醫美機構竟無一倒閉!

圖片來源:華夏醫界
疫情期間,韓國醫美業的現狀究竟如何,備受外界關注。因首爾疫情較嚴重,更多人選擇到釜山的醫院做美容和整形。不過,韓中健康管理協會負責人張巍在接受采訪時直言,韓國醫美業受到了疫情的沖擊,以釜山廣域市為例,受到了海外及韓國國內的雙重影響。
對此,張巍進一步解釋,一方面海外游客,因簽證受限無法進入韓國,因此疫情期間,韓國本地的醫美業幾乎都無法接待外國患者;另一方面,在韓國疫情最嚴重的時期,本土客人亦大幅減少。因為韓國民眾認為疫情中醫院是比較危險的地方,尤其是整形方面,因為整形時需要摘下口罩;倘若做牙齒方面的治療或整形,則需要張嘴。
同時張巍透露,雖然疫情對韓國影響大,但以釜山市為例,目前并沒有醫療整形美容醫院倒閉。釜山市共有6000多家醫院,其中有127家是可以接待外國患者的醫院,這當中較為優秀的共有24家醫院,所以外國客人來到韓國,也主要是集中在這24家醫院就診。而在其余的醫院,消費主力還是韓國本地客人。且在釜山市的西面,短短的方圓幾公里內,就有幾百家醫院,競爭非常激烈的。

圖片來源:網易財經
為什么同樣受疫情影響,中韓醫美機構面臨相似的困境,卻得到相差迥異的結局呢?
有業內人士分析:
第一,中國的醫美機構規模與韓國的相比較大,人力、房租、營銷等成本高,在疫情停診期間容易造成資金短缺而倒閉;而韓國政府在疫情期間并未出臺停診的政策,醫美機構可以正常營業,即使上門量少了,由于韓國大部分是小診所,經營成本沒那么高,因而比較容易存活;
第二,中國的求美者與醫美機構的粘性普遍不是太高,醫美機構的顧客容易流失,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減少了醫美消費,醫美機構獲客更加艱難,只有客戶維護得好的醫美機構,才會在復工后較快恢復至正常;反之,韓國釜山的醫美機構有固定的客戶群體,加上當地人的醫美消費需求大,因而沒有在疫情中倒閉。

圖片來源:網易財經
兩個重要差別:中韓醫美機構的不同之處?
?小診所 VS 大醫院
在韓國,做整形美容不需要進美容醫院。在著名的首爾“整容一條街”,匯聚了千家層次不一的整容機構,其中很多都是小規模的醫美診所。而國內的整形機構一般分為:大型整形美容??漆t院和綜合性醫院的整形美容科室,門診部,診所。大部分消費者主要集中在專業性強的醫院和門診部,來進行整形手術。
?醫生溝通 VS 咨詢師溝通
韓國整形醫生非常注重和求美者溝通,一般要經歷多次商談后,醫生才會手術。一般情況下,在求美者告知自己的需求后,醫生就客戶想要的效果,進行解答,并列出具體手術方案供客戶參考,最終的選擇權在客戶手里。
國內的話,很多求美者在和醫生面談前,會先和咨詢師進行溝通。醫美咨詢師通了解求美者需求后,為客戶提供整形方案,隨后求美者再與手術醫生進行溝通。
有分析認為,由于韓國整形醫生花費大量時間與求美者溝通,一天接待量和手術量有限,因此韓國的整形機構都是小規模的。而中國出現了“醫美咨詢師”這一崗位,分擔了整形醫生大部分的咨詢溝通工作,讓整形醫生專注于做手術,分工更明確,提高了經營效率,因此中國出現了許多較大規模的整形醫院和醫美集團。
參考來源:
[1] 紅星新聞:疫情下的韓國醫療美容業:釜山市6000多家整形美容醫院無一倒閉;
[2] 搜狐網·華醫夏界:疫情半年很多醫美機構倒閉,為什么這座城市6000多家醫院卻無一關門?
